2014年中国品牌十大事件正式发布 | 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4日 更新时间:2017-09-04T11:59:37

2014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可喜的改变。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华为跻身品牌百强,我们看到了本土品牌的进步。

洋食品不那么安全,洋品牌在电商折戟,我们看到了本土品牌的机遇。

2014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有趣的改变。

有钱任性,一掷千金的,除了房产大亨,还有互联网新贵。

抛头露面,娱乐大众的,除了明星作家,还有大企业老总。

消费者越来越感性,小众品牌有大力量。

自媒体越来越红火,病毒段子层出不穷。

时代在变,消费者需求也在变,对于品牌工作者来说,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欲知详情,请关注迈迪品牌咨询评选并点评的《2014年中国品牌十大事件》。

一、冰泉、美容、粮油,恒大品牌还能走多远

品牌关键字:用户力量、品牌延伸

事件描述:

2014年,恒大集团强力延伸,从地产一口气推出了冰泉、美容、粮油等多个品类;

尤其在第一个延伸品类恒大冰泉上,传统营销手法可说无所不用其极,一时知名度无以伦比,半年内席卷全国。

随着后续粮油品类推出,恒大消费品品牌组建千亿体的大格局全国品牌营销界人人皆知。

迈迪专家组点评:

1、用户力量真正凸显出来,传统广告模式面临无以为继的局面

用户需求正成为一种改变格局的力量,从没有哪个时代,品牌成败这么倚重对用户的研究,恒大冰泉自始至终也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铺天盖地的广告带来一阵尝新的购买。冲动过去,可预测价格走低是必然的趋势,不然,百亿就是一场梦。

2、品牌延伸考验的是用户对品牌的接受度

恒大延伸到冰泉是否成功还有待考验,再延伸到粮油也仅仅是上了新业务罢了,再到美容,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更大的广告投放支持尝新,千亿更是一场梦。

建议恒大品牌真正的解决集团品牌、业务品牌、产品三个层面上规划,分层次解决用户需求的核心问题,百亿也好,千亿也好仅仅是个目标,更重要的是找到与用户共生共发展的关键,成为用户需求的一部分。现在还来得及,等广告的短期效应过去,离崩盘也不远了。

二、华为跻身品牌百强,本土品牌首次绽放

品牌关键字:本土品牌、产品力、客户导向

事件描述:

2014年10月9日,在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以约43亿美元的品牌估值列居第94位,成为首次进入该榜单的中国本土品牌(大陆地区)。

迈迪专家组点评:

华为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它身上至少可以看到品牌层面的两个关键性要素:

1、对产品孜孜不倦的追求

产品力是第一品牌力,华为一直在践行着这一点,占据年销售额10%以上的产品研发投入,在总员工中超过45%的研发人员占比,36000多项专利授权,等等这些均为华为奠定了坚实的产品基础,为品牌的腾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客户导向

3、在单一品牌主导的品牌架构下,华为实现了从B2B向B2C领域的成功延伸,从低端向中高端产品的逆袭,经典品牌定位理论所宣称的品牌禁区,被华为一个个越过,而导致这些行为获得成效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客户导向,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贯穿所有成功品牌的生命线,品牌架构、品牌定位、营销推广等等只是表象,唯有以客户为中心,品牌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未来。

三、打车应用烧钱盛宴,究竟谁输谁赢

品牌关键字:消费者需求、价格竞争

事件描述:

2014年,在中国新兴起的打车应用市场,“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疯狂地烧钱补贴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双方的价格大战愈演愈烈,任性的阿里和腾讯半年时间里竞耗资几十个亿人民币。

半年过后,谁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且双双面临盈利模式的质疑和压力。据相关机构调查,结束补贴后,有52%的消费者表示没有补贴就不会使用打车软件。据内部人士透露,各方的日均订单量也下滑了近一半。同时,腾讯的微信支付和阿里的支付宝,通过打车软件创造的新绑卡用户在补贴结束后的活跃率不到30%。

这场盛宴后,究竟谁赢了?

四、“冰桶挑战”,公益品牌的爆点传播

品牌关键字:自媒体、公益

事件描述:

2014年夏天,一场旨在为“渐冻人”患者进行募捐的“冰桶挑战”快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点,广为传播,吸引了大批名人大咖当众湿身,慷慨解囊,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了一场全球慈善接力。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名人效应和社交媒体的迅猛传播,社会民众对这一鲜为人知的罕见病有了更多的认知和关注。

迈迪专家组点评:

1、单纯的打鸡血,谁都不是赢家

从早些年的团购网站血拼,到2013年京东苏宁的购物网站大战,再到今年的打车软件盛宴,价格的比拼已经成为互联网竞争的主旋律了。诚然,烧钱跑马圈地是市场发展初期的重要竞争手段,但仅仅通过价格的刺激换来的商业繁荣只会是昙花一谢,因为当价格成为主角,品牌的价值就只能是“捡个便宜”。

2、回归商业的本质——消费者需求

打车软件给消费者和司机带来生活上的便利才是驱动消费者使用和产生粘性的根本,围绕不同消费者(WHO)的的不同的需求(WHAT)去做产品和推广(HOW)才能使品牌获得良性发展。

如果打车软件能够在服务和便利性上下功夫,推出很多消费者需要,但目前还没有被满足的服务,诸如:“下班打车难,滴滴打车,10分钟必到”或者“贵宾智能接送服务”等,即使不做价格竞争,我们相信也依然会不断有新用户产生。

衷心希望,当互联网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时,互联网品牌的发展和竞争能够回归到消费者需求的核心上来,毕竟,品牌的根本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五、福喜事件,谁能接下“食品安全”接力棒

品牌关键字:食品安全、危机公关

事件描述:

2014年7月,媒体曝光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变质肉类加工为快餐原材料。所供应的产品涉及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全家超市等众多知名连锁品牌。事件发生后更一度造成了肯德基、麦当劳无货可卖的奇特现象!

无独有偶,海峡对岸的“顶新集团黑心油事件”也越演越烈、涉及旗下多个品牌。一时之间食品安全成了海峡两岸都头疼不已的问题。

迈迪专家组点评:

“食品安全”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为了吃得安心,消费者对于食品品牌的选择,也越来越慎重。相比起负面事件频发的本土品牌,由于品牌宣传与建设得力,“洋品牌”一直以来都是放心安全的象征。一个三聚氰胺事件,便大大带动了进口奶粉、进口牛奶的需求。

今年频发的“洋品牌”食品安全问题,打破了“洋品牌”一定就安全放心的神话。消费者了解到亮丽光鲜的“洋品牌”,背后也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

这无疑为给大陆食品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对“食品安全”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洋品牌和本土品牌,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食品安全”是每家食品类企业的百年工程。只有企业提供真正健康安全的食品、才能支撑起真正健康安全的品牌。其中,国营食品企业更应该肩负着维护国人食品战略安全的重任,成为本土企业学习的榜样。若能借此机遇,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品牌建设、提升营销手段,本土食品品牌必能从洋品牌手中接过“食品安全”的接力棒,赢得国人的信任与支持!

六、微信红包,巧力切入互联网金融

品牌关键字:消费者需求、互联网金融

事件描述:

马年“微信红包”火爆了整个春节,不仅让中国传统年味增添了一份新奇,更是开启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春节期间800万个用户参与,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确实让微信出尽了风头。这些数字能代表什么?是爆破式的互联网引流成功还是传统金融的格局要改变?

迈迪专家组点评:

微信红包业界有评论号称“珍珠港偷袭”,这一招确实有很多创新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超万亿的移动支付市场确实有强大的诱惑力,但仅凭类似“微信红包”、“双十二支付宝线下折扣”等类似的互联网手段就能轻松获取?互联网金融品牌应该具备哪些“硬功”才能获取万亿市场大份额?

从品牌的角度来看,核心目标客户定位尤其重要,在许多传通行业在面对“互联网化”的同时,却迷失在多路径流量导入的“十字路口”。微信这样的大社交平台拥有强大的流量,但是想借此切入互联网金融,其中哪些流量是稳定的流量,800万客户中又有多少是活跃客户并且能产生黏度,这需要看微信未来的在导入之后用什么样的核心业务来稳固客户?

互联网金融品牌需要定位目标客户,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业务支撑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结合“互联网”支撑起具备稳固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2014年是金融行业被互联网撬动的第一年,但又有谁可以引领发展,扛起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大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七、可口可乐歌词瓶营销:与年轻消费者同歌共饮

品牌关键字:营销创新

事件描述:

去年夏季,可口可乐推出的“昵称瓶”深受年轻群体的追捧,被公认为营销创新的成功典范。而今年,可乐公司继续在瓶标创意上推出“歌词瓶”,使普通的瓶子化身情感交流的媒介,从不同层面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展开了新的一场营销战役。

迈迪专家组点评:

从消费者人群(WHO),消费诉求(WHAT),以及营销模式(HOW)的角度看,可口可乐今年依然准确瞄准年轻消费群,贴近他们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圈子文化”,并保持自己“活力、友善、分享”的品牌调性作为品牌的消费诉求。在营销手法上更是对去年的一次升华,精心挑选的音乐歌词作为含蓄表达情感的载体,与消费者进行双向对话,将包装本身化作为一种自媒体的方式,体现了不俗的创新性。

可口可乐在包装瓶上的营销创意已经连续玩了两年,且都能产生很好的传播影响力。然而,面对口味刁钻多变,有着最敏感时尚嗅觉的年轻人,作为一个以“活力”为消费诉求的品牌,一个营销创意难以持续发挥作用。可口可乐瓶标创意能否延续其生命力?还是会有新的营销手法?我们期待着可口可乐给我们新的惊喜。

八、“郭韩”导演新手上路 粉丝堆出票房奇迹

品牌关键字:粉丝经济

事件描述:

2014年7月,《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两部电影前后脚上线。上映期间2家电影的宣传部门在微薄和媒体上隔空喊话互动多多,言谈间刀光剑影火花四射。但这一番空中交锋,却引得双方粉丝纷纷掏钱助阵自家偶像,票房节节高升。《后会无期》收尾6.5亿,小时代系列电影票房总和更是超过了12亿。

迈迪专家组点评:

韩寒郭敬明从前是中国青年文坛的“一时瑜亮”,后来也都跨出文坛,郭敬明做出版很成功,韩寒也开了几家“很高兴遇见你”,现在又都进军电影界。这几年下来,凡是受众是年轻人的生意无一亏本。

执导电影,“郭韩”一无丰富经验,也非科班出生。但初试牛刀便执牛耳,轻轻松松列席亿元俱乐部。许多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们绞尽脑汁尝试各种风格,票房就是迈不过亿元大关。

为什么他们的底气这么足?因为他们粉丝多!

说来说去,郭韩2位作家能叱诧风云电影界,都是粉丝撑的腰。骂他们电影的人多,没关系,粉丝才是他们的目标用户,只要粉丝喜欢,路人甲乙丙的意见并不重要。这么珍贵的粉丝,搁在商业社会就是品牌拥趸。能有这么多高忠诚度用户,反复购买你的产品,总是对你不离不弃,这恐怕是任何商业品牌的终极目标了。

有价值的个人品牌能带动巨大的粉丝购买力,相信拍电影绝不会是韩寒和郭敬明的最后一站!只要粉丝还在那里,在未来他们还将用他们的号召力衍生更多的业务,做更多的生意。

九、老罗锤子手机: 从公众人物喧嚣到企业家的理性回归

品牌关键字:个人品牌

事件描述:

前英语老师,公众演讲家罗永浩于2014年5月推出锤子手机,因其出位的言行在推广初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随后与恶评锤子的王自如约架优酷,开启本年度最有名互联网骂战。最后因锤子被评价为“粉丝手机”,且销量一般,痛定思痛,于12月宣布从此淡出公众视线,“老罗”从此只是“锤子科技CEO”。

迈迪专家组点评:

如今互联网企业家都热衷经营个人品牌,希望鲜明的个人品牌能丰富企业品牌调性,产生合力。然而打造个人品牌并非万金油。当企业家的个人品牌调性与企业品牌不符时,只要整合不慎,极易两败俱伤。

锤子科技承诺以“情怀”做手机,着重内敛严谨,试图定位于城市精英。而老罗的个人品牌却是“理想主义的创业者”,着重激情奔放,核心拥趸为愤青。“工匠精神”的企业领袖竟如此“伶牙俐齿”,不免让人有一种混乱感。再加上锤子手机一而再再而三的跳票,锤子手机的品牌形象,向着不可控的深渊滑落。

还好,聪明人老罗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宣布将退到幕后,淡化个人品牌,希望完成一个公众人物向企业家的转变。

十、从阿芙精油到雕爷牛腩——雕爷能否持续创造奇迹?

品牌关键字:互联网营销,产品力,新品牌创建

事件描述:

从阿芙精油、河狸家美甲、到雕爷牛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雕爷无疑频频打造了多个脱颖而出的新品牌。阿芙精油更是稳坐精油类第一品牌,连续2年获淘宝“双十一”化妆品类目销售冠军。

迈迪专家组点评:

雕爷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充分借力造势,赚足了眼球。但同时我们看到,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力依然是根本,只有过硬的产品力才能支撑品牌持续稳定发展,而缺乏产品力的一时造势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阿芙精油能够快速切入化妆品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至今,除人气博主、知名网络大咖的品牌营销传播外,惊喜的购物体验和产品本身的使用体验无疑为品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雕爷牛腩营销的成分就略微大过产品本身了,500万买断食神独家秘方、长达半年的封测明星试吃,使雕爷牛腩在未推出之时便话题性十足;虽然对于配茶的讲究、用餐的体验、菜单的改进都看得出其用心,但对口味的褒贬不一也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餐饮业来说,口味不好是很难让消费者产生重复购买从而支撑品牌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想在连锁餐饮行业稳步前进,雕爷牛腩还需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