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瓶子上写的是什么?”近来随着可口可乐昵称瓶的走红,这样的问题在笔者周围的人群中也越来越常见。由于“昵称瓶”的影响大家在选购饮料时开始偏向可口可乐并且会在货架上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瓶子,再结合个人不同的昵称互相取乐。
从可口可乐“昵称瓶”和未来将设立数据中心的行动中可以发现“精确定位”是其核心理念:定位不同的消费者的个性,将来也可能定位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这样才能在饮料市场这个看似浩瀚无边的品牌海洋中始终占据旗舰的位置。
走进一家大型超市,货架上玲琅满目的商品立刻会让我们的眼球应接不暇,但是逛着逛着心里就冒出了一个疑问:这些商品究竟是卖给谁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商品吗?
诚然,市场的繁荣象征着经济的良好发展,老百姓有更多的钱能够购买各种产品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仔细观察之后就能发现:像饮料、日化用品、家电等品类都有大量的商家进驻争夺市场,说明这些品类随着发展已经成为了成熟品类。
在一个成熟品类的市场中,商品的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相对趋于稳定,同一品类中品牌的繁杂使消费者感觉像一头扎进了一个品牌的海洋而无所适从。所以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商家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因为由于功能利益点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所以要在其基础上就情感利益点进行突破,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自己的个性,最终与消费者成为伙伴关系。这就需要对消费者进行精确定位,找出他们不同的个性并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产生共鸣。
但令人遗憾的是货架上那些商品很少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发现是针对他们所设计的;或商品有足够的个性或特色能够与消费者的个性相匹配。没有一款商品能够同时适合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正所谓千人一面,每个人的需求和个性都不同。只有先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再根据消费者的个性精确定位自己产品个性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不是跟在领导者之后捡些残羹剩饭或是直接被淹没在货架之中。所以在迈迪的“3W品牌营销一体化”模型之中就将确定消费者的“who”放在了第一位,之后再考虑“what”与“how”的问题。
市场细分这个话题相信没人会感到陌生,宝洁对市场细分的成功已经人尽皆知。但对于精准定位产品以符合消费者的个性就是“who”中更高级的一个阶段了。带着这样的概念再来观察昵称瓶的策略就能发现其在细分市场后再为自己的商品赋予了个性并成功的与消费者产生了共鸣。
可口可乐的客户都是些什么人?年轻人;当前年轻人的个性如何?追求自我、爱玩新潮、爱冒险、刺激、自由等等不一而足。让自己的产品适合每个不同消费者的个性看起来是天方夜谭,最了解消费者的永远是他们自己,所以通过将大部分消费者的个性在外包装上表现出来,让消费者自己在货架上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这样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其实完全没有改变,但是却赋予了这种产品有了自己的个性:消费者可以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此产品而不只是喝完后而只留下“味道不错”的印象。可口可乐大中华区互动营销总监陈慧菱(Amy Chen)表示: “采用消费者的语言与其交流使可口可乐获得了认可,使得消费者自发、自愿地担当起品牌信息的传播者。”如此看来可口可乐通过准确定位不仅仅是拉动了销量这么简单,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消费者成为自己的品牌大使,将品牌视为自己的伙伴,长远看来受益无穷。
在饮料品类中准确定位还有不少的例子:红牛的“困了累了喝红牛”具有充满能量与力量、斗志昂扬、活力四射的个性,很容易就与青少年运动爱好者与经常需要加班熬夜的工作人士形成共鸣;统一冰红茶又以“年轻无极限”的形象并将饮料与音乐相结合同样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得到消费者的欢迎除了过硬的质量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准确的细分市场并精确的定位使得自己具有了人的个性。
在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中,主角给一个排球赋予了人格并命名“Wilson”,和它一起乘坐木筏想方设法回到文明世界中。结合品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品牌的浩瀚大海上,消费者更希望与一个有个性并与自己的个性相符合的商品一起遨游而不是孤零零的漂流在大洋之上。这样他就会把这个品牌认为是自己的朋友并持续的与其进行互动,最终互惠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