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企业在上世纪90时代迎来了灿烂的春天,那时海尔、TCL、长虹、康佳等巨头企业都是荷包鼓鼓,谋划出海。
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是中国企业家中最早提及国际化的,不过海尔的国际化之路一直都是依靠自有品牌营销,并未采取激进的扩张式并购,未曾出过大亏,但是也没有摘到大果子。
这一次,海尔集团出手了,这一桩可算划算的买卖,到底在海尔国际化征程中处于何种位置?暂且可以称为一个拓展区域市场的并购尝试,顺便加上一句,三洋在白电继续研发上的实力可以增强海尔的产品竞争力。
先到发达市场打天下
长期做家电产业观察的著名家电专家刘步尘昨天看到海尔集团并购三洋电机白电业务时并不兴奋。“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差不多8亿人民币的交易额算是很便宜的,但是三洋白电业务的地位已经不像十年前,交易金额也不是很大,并购后对海尔集团整个的国际化路线影响有限。”刘步尘拿飞利浦收购奔腾电器小家电业务对比,飞利浦的收购拿出了差不多20亿元人民币,奔腾电器只是近几年刚出现的本土小家电企业。
海尔的国际化之路一直走得谨慎,其策略是先到最发达的市场打天下。海尔在欧洲和美国都建设了海尔产业园,把生产基地搬过去,然后在当地市场开展自有品牌销售。海尔自己提供消息称,海尔高端冰箱卡萨帝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
不过国际化走到现在,海尔海外市场销售额并不高。青岛海尔[12.62 -0.63% 股吧](600690)2010年年报显示,海外市场销售额为59亿元,国内销售达539亿元,海外市场占总销售10%都不到。与华为、中兴、联想等国际化成功的中国企业相比,海尔甚至不能称为国际化的企业。
刘步尘表示,海尔的国际化已经进行差不多15年了,一直在推进,但是没有大的突破,收购三洋电机白电业务有国际化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不能跟中国、日本、欧美市场比。中国很多企业国际化第一步就是东南亚市场,毕竟这是中国企业的家门口。”
刘步尘不认为此次并购能加速海尔在日本市场的拓展。“我们看到收购后海尔只能用三洋的子品牌‘AQUA’,而不能用三洋品牌,而且三洋品牌在日本的影响力也在下降,之前海尔在日本市场打拼也很艰难,想借助三洋并购突破日本市场很难。”
用好三洋的专利
海尔的三大业务分别是冰箱、洗衣机、空调,但是空调业务在格力、美的竞争下日显颓势,洗衣机现在也面临美的系(美的、小天鹅、荣事达)的追击,海尔冰箱业务目前优势仍然很明显。“借助这次机会好好挖掘三洋在洗衣机方面的知识产权可以大大提升海尔洗衣机的竞争力。”刘步尘表示,三洋的洗衣机业务拥有众多专利,其中现在流行的斜滚筒技术就是三洋发明的。
海尔集团昨天表示,本次交易三洋电机在白电方面的知识产权也是交易的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收购后相关知识产权和专利海尔可以拿来用,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在海尔之前,多家中国企业抱着不同的目的并购了日本的企业。不久之前,联想宣布并购日本NEC的个人电脑业务,联想的目的就是借助并购拓展封闭的日本市场。苏宁电器[12.40 -0.16% 股吧]在2009年收购日本电脑企业Loax,这家经营不善的企业在苏宁电器接手后重新恢复了人气,很多中国人在赴日旅游时前往Loax购物。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早报记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