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大量国有企业的重组合并,吸引了众人的关注。继南北车合并之后,宝钢武钢、中粮中纺、中远洋中海运、国旅港中旅、中材中建材、中储棉中储粮……资本市场和网民们纷纷玩起了猜猜看游戏,下一个合并的会是谁?
“思”
国企的过度竞争,的确是需要通过整合来解决。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国企过量过多导致两大后果:对普通钢而言,价格战导致每家钢企的生产体量都居高不下;对优质钢、品种钢而言,高毛利使得各钢企无序涌进,市场难以消化。和快消品不同,由于B2B市场缓慢的内在调节速度,过多的企业数量,事实上会严重阻碍供给侧改革的进程。
在涉及“体量优势”“技术革新”“国际竞争”三个方面的国企整合,或有益于改变“互拖后腿”“技术落后”“反应迟钝”等国企诸多不良的行为模式。然而,资本层面的重组毕竟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合并后的运营整合才是关键,在这之中,品牌重塑已越发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变”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国务院也在6月份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在这样的号召下,在资本层面实现新生的国企,在品牌工作上自然也是蠢蠢欲动。但是回归到现实,国企现阶段的品牌建设将不得不面临三大课题:
品牌认知的重塑
在这个课题上,有个问题最为基础,但也尤为关键,即是“品牌为谁服务”。在既往的国有体制内,品牌通常与文化相结合,更为关注其在内部的传递与沟通,着重强调“我是谁”,侧重于充当内部管理的工具,对外则更多停留在打造知名度的表面。然而在当下,品牌早已不是企业单纯的自我认知,不是“你认为你是谁”而是“你的客户认为你是谁”“你能为客户带来什么”,客户的评价与判断,最终才构成了一个品牌最为真实的资产。在理念上重新界定并审视品牌的服务对象,重塑自身的品牌认知,这是重组后国企品牌建设的第一要义。
遗留品牌的整合
重组后的国企往往会遗留下众多的品牌,对这些品牌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品牌建设的深度与效果。哪些是真品牌?哪些只是公司名?哪些要弱化?哪些要合并?哪些要独立?哪些要和集团紧密关联?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摆在现实面前,这将是对管理者战略眼光、决断力、协调力的综合考验,一味妥协将没有出路,反而可能让品牌陷入消极的泥潭。
品牌建设的持久性
品牌塑造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企业的决心与定力,需要持续的投入与培育。跟随政策的投机行为,管理者的一时兴起、品牌VI的表面调整难以成就真正的“金字品牌”。管理者的持之以恒、组织的快速匹配、人员的协调一致才能让国企走上真正的品牌建设之路。
最后,迈迪由衷期待国企品牌重新焕发活力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