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苹果、华为、三星在斗地主。小米:‘我出5’;苹果:‘我出7’;华为:‘我出9’;三星:‘我炸’;小米: ‘要不起’;苹果:‘要不起’;华为:‘要不起’”
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虽然搞笑,但可能却是对2016年三星手机的准确总结。Galaxy Note7作为三星重要的战略产品,虽然汇聚着“双面曲屏”“虹膜识别”“S Pen”等众多创新科技,但却由于“手机爆炸事件”的持续发酵,“双重召回标准”的火上浇油,其在不到70天的时间内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期,三星也因此饱受诟病与质疑,在手机市场名誉扫地。
一场“爆炸门”让三星惊醒。重要竞争机会的错失,数百亿美金的损失,全球消费者的流失,品牌好感度的消失,这一次对基础安全问题的疏忽让三星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从一味追求“高精尖”的产品创新中惊醒过来。尽管在事件发生后其用尽致歉、召回、赔偿、下跪等各种手段,用诚恳的态度与有诚意的行动避免了事态的持续恶化,但是三星在用户心中留下的伤痛依旧难以消除,在国内用户脑海中留下的“恶意”更加难以磨灭。在2017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在坚守创新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保证安全,Galaxy Note系列如何实现新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如何修复,这些都将成为三星的重要课题。
但与此同时,一场“爆炸门”也应该让其他品牌警醒。虽然一时间唱衰三星的论调不绝于耳,“友商”品牌的借势营销也层出不穷,但是当事件的热度逐渐消退,当我们回归冷静,如今重新思考这件事的时候,请我们自问,三星受到“爆炸门”的影响真有那么巨大么?
据媒体报道,近日三星公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初步的财报显示,尽管“爆炸门”事件让三星蒙受了近20亿美元的损失,但由于显示屏与内存芯片的供不应求,Galaxy S7 edge系列的持续热销,这些不仅弥补了Galaxy Note7失败带来的损失,更是让三星实现了17.36%的营业利润率,创下过去2年以来的最高数值,与苹果利润率的差距缩小到历史最低。除此之外,三星电子的股票在2016全年大涨43%,越过“爆炸门”时期的低谷,股价冲上180.2万韩元的高点。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
建立一个大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但要毁掉一个大品牌也并不容易。虽然诺基亚在智能机时代轰然倒下,但当其宣称要重新回归时,仍有一大批粉丝欢呼雀跃;虽然大众由于DSG变速箱的安全隐患实施大面积召回,但消费者对大众系列产品的购买热度依旧不减。
这不仅是品牌公关的功劳,这背后更体现着品牌资产的力量。大品牌因其雄厚的品牌资产,拥有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拥有着更高的消费者包容度。
所以对于三星这件事,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尽管“爆炸门”对三星的打击很大,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让其一蹶不振的程度,他依然可以凭借着多元业务的支撑,凭借着相机、屏幕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继续驰骋在手机市场,反倒是国内大部分品牌才应该庆幸与警醒。去庆幸类似的事件没有发生在自己品牌的身上,去警醒自己在未来如何避免及应对。
少些冷眼旁观,多些反思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