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恋模式的成功关键是依赖衣恋作为服装品牌打下的牢固根基。直到现在,虽然衣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型企业,但很多人说到衣恋,第一反应还是服饰。
这家来自韩国的时装流通企业,历史源自上世纪80年代。据此前曾在服饰部门工作的衣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餐饮事业部总经理及总裁秘书长金万寿介绍,上世纪80年代由于韩国官方不再给学生提供校服,需要学生购买,因此诞生了服务于校服领域的服饰制造行业。由于衣恋此前在生产校服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获得了一定的认知,便借此机会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衣恋中国旗下服饰品牌多达40个。据一位商场界人士说,因为品牌众多,衣恋在进驻商场方面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一谈就是十几个品牌捆邦在一起。
在领先于当时市场的多元化战略之下,衣恋内部采取了团队分工制。除了流通渠道的共享,一个团队对应一个品牌,在设计与运营上独立,甚至还有独立的法人。
衣恋生产和运营本地化也给衣恋的成功带来了保证。金万寿透露,这是衣恋在同类韩国品牌中得以成功的要诀之一。在衣恋早期,还有30%的面料是从意大利等地进口,但发展至今,已基本实现接近百分之百的本土化面料采购以及成衣代工制造。这就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供货速度。在衣恋,一件衣服从最初制造到最后出厂周期仅为30天。
此外,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实现了本地化。比如,根据中国消费者愿意显露品牌的倾向,Teenie Weenie品牌往往会把标志性的熊家族故事放在衣服的显眼位置。
一些女装在市场定位中其实都是面对的同一消费群体,则会根据她们日常生活中展现的不同需要而进行品牌分类,通过同一个消费群在不同环境下的穿着“错位”而提供不同服饰类型。
鞋服评论人马岗对记者说,这种错位搭配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带来类似于一站式消费的体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协同效应。
那么,中国企业能否复制衣恋的格局呢?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其纷纷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还无法达到,原因是主业的发展还未到一定的程度。
马岗说,多品牌战略在服装领域得到成功的还很少。中国很多服饰企业关键还是在思考多品牌战略时太过单一化,缺乏对顾客体验真正的理解,没有像衣恋等企业这样用多维化的角度来思考多品牌战略。
时尚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凯洛更是表示,仅从服装风格和整体店铺的设计来看,就没有中国企业能像衣恋这样把握得彻底。衣恋的多品牌经营等于是在业界建立了一个样板。相比服装,中国未来的时尚餐饮绝对是一片蓝海。
溢美之词背后,也有分析人士表达了担忧,衣恋的多元化领域的确比较多,但也不是每个领域都很成功。比如他们在中国开的两家超市优客,就没有显现出太大优势。
据金万寿介绍,不同于中国企业的短平快,衣恋对旗下品牌的打造都属中长期规划,以Ashley为例,在中国的目标定位于五年内开200家店,十年内开2000家店。
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耗上五年、十年的时间来等待一个品牌的回报,尤其在中国这个竞争者众多的市场上,动辄进口的食材和高额的租金,仅在成本上对Ashley就是一个考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