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迈迪观点 中国品牌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

中国品牌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0日 更新时间:2022-05-10T00:00:00

曾经,中国的工业品制造倾注了全部精力在质量与成本的平衡上,大获成功,中国也成为了世界工厂;(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于是,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又升级到了管理运营与市场渠道的建设上,相当一部分获得成功,中国制造开始举世瞩目;(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潜力) 

现在,经历和正在经历全球大考的中国制造,经历全球舞台上国家级的贸易战、科技战、疫情战、货币战大考的中国大型企业,战略核心终将回归用户,终将落实于品牌。(打造一流企业,打造一流品牌)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洞若观火,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品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开始,每年的5月10日被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标志着“品牌强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 01 】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刻不容缓 

拥有自主品牌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表现之一,原因在于,品牌建设涉及到了一个国家从发展环境、产业基础、市场培育到精神文明、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的软、硬实力,与当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息息相关。那品牌建设在大型制造型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品牌价值定位战略引领。 

要通过强化目标客户识别与洞察,彰显产品品牌的价值,促进业务;要通过战略性优势的构建、品牌业务的排布以及品牌建设资源的配置等多维度多层级工作,系统性统筹规划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挖掘;促进企业走在行业领先位置。 

二、业务战略的延伸、转型、结构化调整或多元化,乃至全球化扩张需要品牌布局战略规划。 

“十四五”期间,企业需要解决产业链前向、后向以及周边布局的发展问题,需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冲突与协同、当下与未来的关系,是否打开封闭式的品牌布局,要审慎但又要坚决,这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以及未来的命运。 

三、打造一流的品牌声望需要业务导向的集团品牌战略;要在产品声望、业务声望基础上来规划企业社会声望。 

一句话,把品牌战略植入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建立与业务发展协同的品牌战略发展观,这是企业能否实现十四五龙腾虎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02 】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机遇和挑战 

2022年,“中国品牌日”已经走到了第六届,经过了五年的探索,中国品牌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在品牌端发力,而且在品牌的建设上有明显的机遇: 

1、有方向: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一致;
2、有基础:在众多企业的“十三五”发展期间,品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备了承担支撑业务发展重任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品牌意识从无到有,品牌建设工作从无到有,有一些品牌,尤其是企业品牌在行业内都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3、有机会:在历史进程的阶段转换(内部拉力)以及全球竞争格局的改变(外部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主题将从“做大”进阶为“做强”。“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提出,更宣告企业将进入品牌发力的关键阶段; 

但也存在着5类普遍存在的共性挑战: 
1、品牌理念:企业领导人容易混淆品牌与广告的关系,对于品牌的业务导向不甚了解的问题;
2、品牌战略:甚至定位都不清晰的问题;
3、品牌管理没有形成体系的问题;
4、标准不统一,授权使用很多还不规范的问题;
5、品牌的维护和监管不系统,品牌所涵盖产品品种和业务类型有很多还不够清晰的问题。 

这5个问题不解决,一味强调品牌建设投入不足,或者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都于事无补,因为不解决根本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03 】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行动方向 

▍1、抓住基本原则 

以战略为导向解决普遍存在的品牌空心化问题,品牌需要有指向性,配合企业集团或者转型或者升级的总战略需要,为战略的达成构建有力支撑,统筹协调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2、以业务为导向 

务实地基于具体业务的形势与趋势进行架构与布局,清晰描绘出业务发展的道路与业务愿景的大格局; 

▍3、以企业实际为导向 

需要有落脚点,围绕企业的发展现状、业务特色、组织能力,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统筹协调好各类冲突与协同; 

▍4、分阶段要有侧重 

规划出切合实际的节奏来,品牌建设作为一项系统且长远的工程,需要按照工作开展的逻辑顺序,分阶段地逐步实施,并明确各个阶段中的工作重心。 

总结: 
中国制造正在崛起,中国的品牌事业更不能落后!
迈迪以“打造5个世界百强品牌”为使命,共同见证中国品牌的伟大!